《數碼暴龍 Last Evolution 絆》開映後,旋即引爆數碼暴龍熱潮,廣獲好評,一洗前作《Tri》落得糞作污名的頹風。而這次的電影為系列正統續集,故事設定在太一等人正準備大學畢業的時期,除了保留一切的舊有設定之外,更期望破舊立新,監督田口智久曾在上映前揚言「必須要把整個系列先破壞掉」,正因近年多個數碼暴龍作品都受到各方的猛烈抨擊。而這次《絆》則巧妙地利用了「告別」與「成長」為主題,糅合於數碼暴龍的設定當中,成功為觀眾帶來了共鳴與感動,因而成為了近年數碼暴龍系列中少有的佳作。
在大破大立之前,監督和編劇也十分識做,安排了不少彩蛋位先滿足粉絲,電影開場便隨即奏起《Bolero》交響樂,畫面上建築物的燈光隨著旋律跳進而閃動,整個佈局及風格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前傳電影《滾球獸誕生》般,更緊接著上演了一場精彩流暢無冷場的戰鬥為故事拉開序幕。暴龍獸、天使獸、天女獸互相走位配合,與暴走的鸚鵡獸戰鬥。太一也不再像小孩子一樣在旁觀看,而是戴上無線通訊器一邊與光子郎通訊,一邊考量著如何對城鎮的破壞減至最低,誘導鸚鵡獸走向傳送座標。看到這裡,想必觀眾們也憶起在《滾球獸誕生》中暴龍獸於光之丘戰鬥而造成嚴重破壞的畫面,不禁也概嘆「太一也成長了呢」。
戰鬥完結後,激昂的音樂停止,各人回歸日常生活,像是硬把觀眾從虛幻的冒險中拉回現實一般,而故事的主軸也落在太一及大和兩人身上。太一單獨在外租住單人套房,夜晚到柏青哥店中打工賺取零用,卻連畢業論文也想不出題目;大和則考慮升讀研究院,只因希望有更多時間考慮未來。太一、大和面對即將畢業的事情而顯得迷茫,在世界和觀眾眼中,他們是被選中的細路,也是萬中無一的天選之人,理應是眾人的模楷,但他們卻各自為自己的前路苦惱,比起身邊的同學和朋友,似乎只有他們倆仍在成長的漩渦中掙扎,眼看著眾人也有自己的路向,也顯得焦躁不安。就正如我們在成長中都曾經歷過的,準備出社會時面對前途的困惑,仿佛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當中不知所措,好像不管通往哪條路前行都只是孤獨和無盡的旅途,心裡只翼望能回頭繼續當個學生、永遠是個孩子般無憂無慮。
對於太一在柏青哥店打工,編劇大和屋曉稱有意安排,去營造出更貼地的形象,表達即使是被選中的細路仍是跟普通人一樣煩惱和生活。
與此同時,電影也進一步安排了只要被選中的細路慢慢長大,便會失去了「可能性」而導致搭檔數碼獸消失的設定,而強行進化更會加速離別的時間。面對這樣的窘境,即使萬般不捨,太一、大和最後也決定與亞古獸及加布獸攜手踏上最終戰場。而與之恰恰相反的正是本作的反派梅諾雅‧貝魯奇(Menoa Bellucci),她眷戀從前,希望與她的搭檔閃蝶獸永遠活在回憶中,甚至策劃整個事件,企圖「拯救」世上所有被選中的細路,永遠幸福地活在她的理想鄉中。其中,電影在最終大戰的佈局裡大膽利用了「蝴蝶」作為最終頭目艾歐絲獸(Eosmon)的原型,要知道蝴蝶在數碼暴龍系列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它代表著兒時的夢想、希望與憧憬,甚至著名的第一代主題曲也是以「Butterfly」命名,而如今竟成了被選中細路的敵人,也成了他們成長的桎梏。甚至千呼萬喚出來的最新進化,不再是「轉轉轉」式進化,也不再是合體和新版奧米加,而是各自獨立的一個新型態,這一切都是想勸喻觀眾別再眷戀從前的美好,唯有接受已經過去的童年,才能邁步向前。
在短短的九十分鐘裡,觀眾和太一、大和一同苦惱過、迷茫過,也一同成長了。回頭一看,童年已轉瞬即逝,就像亞古獸和加布獸的消失只在轉身間,你未能道別,也未能目送,卻也是成長的過程中迫不得以的。但願看完《絆》的觀眾們也能重拾起屬於自己的護目鏡和口風琴,保留初衷,懷抱夢想,不要害怕成長,勇於前行吧!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