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思 (PIXAR) 愛以輕鬆的手法訴說嚴肅的主題,而今次想分享的電影《靈魂奇遇記》(Soul)也與以往的作品《腦筋急轉彎》(Inside Out) 相似,表面是合家歡的卡通片,內裡卻包含著探討深層次的哲學命題,再加上出色的說故事技巧,也理所當然地榮獲2021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。
兩個主角意味著兩類人
這部動畫電影巧妙地採用了雙主角,大致把世上的人分為兩大類,一類是懷抱夢想卻未竟成功而又一直苦苦堅持的人,另一個則是沒有大理想,對生活提不起勁而混混噩噩過活的人,這兩類人無疑在社會上佔據了大多數。
而故事的主角Joe和22號正正就代表著這兩類人,Joe從小便抱有在爵士樂團擔任鋼琴手的夢想,但他現實卻只能在一間中學擔任兼職音樂教師。儘管如此,他仍緊抓著機會不放一直苦苦堅持;相反,22號是一個沒有肉體的靈魂,他缺乏火花(Spark),沒有像其他成功投胎的靈魂一樣擁有各種各樣的天賦,對任何事物也沒有憧憬,於是並不能投胎成人。
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、走在兩極的二人,終究也同樣地對「人生」感到迷惘。
隨著故事的推進,兩人的價值觀彼此交錯和衝突,22號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上了Joe的身,開始感受到活在世上的美好,觀眾也同樣透過22號的經歷開始思考,若沒有特別的天賦和才能,也沒有想達成的目標,「人生」有何意義?
至於主角Joe,終其一生都在以加入爵士樂隊擔任鋼琴手為目標,他確信只有實現夢想才是讓他的人生變得有意義,最終錯把目標變成了「執著」,即使Joe完成了爵士樂表演,他也沒有感到暢快,而只是換來了空虛和疑問。
珍惜每個活著的瞬間 就是生命的真諦
面對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迷惘,電影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:單單只是對生命的熱衷,就是生命的意義和真諦。
所謂的人生,就是牽著每一個瞬間,使其成為一連串的剎那。
在生活中很多人也總會設下甚麼時候應該要達成甚麼目標,只把目光放在未來,但從未聚焦「現在」,我們就像只活在未來當中。當回想過來,我們真的享受每一日嗎?在我們追逐夢想的過程甚至單單只在生活的每個瞬間,只要努力活著、學懂享受,便有其意義。電影中以一個絕妙的比喻「尋找大海的小魚其實早已在海裡」,直白地告訴觀眾人生有沒有意義及成功與否,只在我們的觀點與態度,只是我們未能領略罷了。活在當下,擁抱屬於自己的「火花」,便是使生命變得更有趣的醍醐味。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