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成為一個文青,除了要襯搭出一身清新的文藝風格衣著外,最緊要是能拍出一張有味道的照片在IG「呃like」,畢竟比起自稱真文青,還不如被人說成是偽文青來得有說服力。數到市面上功能最為齊全、也最為普及的IG filter應用程式,也非《VSCO》及《Foodie》莫屬,筆者交替著用了一段頗長的時間,它們除了囊括了不同風格的濾鏡外,也可自行作微調,十分簡單易用。不過,要真正完成一個要有文青味的post,在調製完一個合適的濾鏡後,還需揮灑一下文筆,補上一句意味深長的caption,才能稱得上是個「真‧偽文青」。

VSCO文青filter

而早些時日,香港公共圖書館為了配合「香港圖書館節」推出了一系列活動,鼓勵人們閱讀。圖書館自知舉辦的活動一向都不叫座,疫症當前下,也搞搞新意思,利用線上線下讓參加者體驗多元閲讀(本屆的活動十分有趣,有興趣的人可以到活動網頁多了解一下)。當中《See 字進入》節目中的「見字請閱讀」玩味甚濃,明顯食住早前大熱「見字請飲水」challenge的勢頭,旨在吸引年青人參與。有在IG出post的讀者們一定曾苦惱過要打一句甚麼樣的caption,更上網search過吧。這個「見字請閱讀」輯錄了七位香港本地作家的作品名句,即使未看過也能開開眼界。如引用了劉以鬯名著《酒徒》中的「生銹的感情又逢落雨天,思想在煙圈裡捉迷藏」,滿滿的文青味頓時滲出屏幕。當然也不乏引用舒巷城、也斯、西西、陳慧、小西等經典句子,加上更採用了如舊書殘頁般的濾鏡效果,配以稍稍化開的墨水筆跡,頗有復古質感,讓一眾文青能輕易地挑選出最適合、最喜歡的名言套用在照片上。只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就只有這七位本地作家的經典句子,選擇不多,又沒後續更新,有點虎頭蛇尾,浪費了整個有意思的概念。

#見字請閱讀的網絡圖片

一如圖書館不諳宣傳的傳統,這個「見字請閱讀」在推廣期內也無人知曉、乏人問津,即使以$100書券利誘人試玩也無助益(只要在11月20日前使用濾鏡並發佈上自己IG即有機會得到$100書券)。想想便知,只在圖書館網頁上宣傳,如同在自己後花園派傳單一樣無用,看到此情況,也不禁替圖書館的宣傳技倆感到無奈。而觀乎活動過了四周,網絡上真正使用過並tag#見字請閱讀的人鮮少。如非筆者碰巧在圖書館借閱參巧書,也不能發堀到圖書館節的總總活動,實在可惜。

不管是真文青也好、偽文青也好,只要是從心欣賞文藝作品,也能對文藝發展和推廣有正面幫助,香港圖書館節還有不少創新的活動配合網絡時代,你又會參加嗎?

「#見字請閱讀」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r/1001463567017682/
香港圖書館節活動:https://www.hklibfest.gov.hk/

關於專欄

小文Ching

小文Ching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