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望去年,你有達成上年訂立的目標嗎?新的一年無聲地到來,你反省了過去一年沒有達成目標的原因,也借此為自己找了不少失敗的藉口:「也許是目標太大了」、「太空泛又不具體」、「一定是一次過訂立太多」等等。你立定決心並期望著這一年定能達成未完成的目標,於是你訴諸網上教學「五個技巧訂立新年目標」、「十個方法提升成功率」等云云文章,你依足照辦,然而新的一年依然如舊,究竟是哪裡出錯了?其實目標訂立,每個人也不盡相同,目標易不易達成、具不具體也只徒具形式上的分別。套一句老話:「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,成功便離你多近一步。」

完美主義導致拖延症

目標訂立後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人,其一是甚麼也不做,還未開始實行目標便放棄了。他們習慣拖延,在準備的階段中花費了過多時間在思考如何做,希望有效率的一擊即中,卻到最後也未真正行動,而這正是完美主義者的弊病。以我自己為例,去年我訂立了數個目標,其中一個是在網上連載一部長篇小說,然而即使我每天在構想不同的橋段,仍是久久未能下筆,停留在空想階段,結果就這樣一年過去,整篇小說只起草了一個大綱。正如潛能開發專家高原在《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,卻做得太少》一書中提到,過份追求完美的心,會影響行動效率。正因凡事追求完美,害怕自己失敗,便產生無形壓力,到最後甚麼事也幹不了。畢竟沒行動的目標,永遠就只是目標,一個偉大成就的達成便是建基於你的第一步。

三分鐘熱度打亂節奏

除了深陷拖延症的完美主義者外,第二類人則是訂立目標後一頭熱的立馬就去實行,結果三分鐘熱度過後,他們便甚麼都不想做了。例如你立下決心想減肥,第一天制定了一個全新的早午晚餐單、買了一雙全新的跑鞋,並在附近跑了十公里;第三天出門跑個十分鐘,便回家開始吃些別的零食獎勵自己;第七天卻連家門也懶得出,結果又回到以往過的生活,把減肥的目標擱置了。不過,如果你也像是這個情況也不必過於自責,也不需自我認定是懶惰的人,因為這正是人類大腦在潛意識中自動替你作出的選擇,當面臨抉擇時,大腦會傾向選擇幹容易的事,每當你想去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時,便會消耗你的意志力,長此下去最終也是回到基本步。根據哈佛心理學系長達7年的研究指出,人一天為自己找藉口的次數不下於60次,而習慣為自己找藉口的人,通常也不會達成目標的。

每天都踏出「簡單的新一步」

你可能會說,第二類人不就是踏出第一步也失敗了嗎?的確,這正是因為他們把達成目標當作是單一個行動。然而,達成任何目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必須要長期努力累積而成,換言之,你需要把一個目標分拆成多個小階段的目標,每天也須踏出新一步才能成功,而每天一小步的進展也能為你帶來一個個微小而充實的滿足感。不過,「持之以恆」是一把雙面刃,它是鼓勵你前進的座右銘,也是消耗你意志力的咀咒。因此,你可以為自己自設上限,告訴自己每天「只走一步」,而非抱著「最少也抽三十分鐘幹吧」的心態。

再說說我的成功經驗,去年我也為自己訂立了學習日文達至N4水平的目標,起初我也是抱著「抽三十分鐘時間溫習」的心態,然而日子久了,便覺得麻煩,覺得一溫習便會失去三十分鐘,不消兩星期便失去了打開書本的動力。後來過了一個月,學習日文目標的進度當然是零,於是我作了一個決定:「一天只背一個50音」。雖然一個50音看似微不足道,但卻比毫無行動來得實在,而結果50天過後我學懂了50音,再慢慢由一天學一個50音,變成一天學一組詞語,再變成學一句句子,每個小滿足感的累積使我最後成功通過了N4日文考試。《從A到+A》的作者柯林斯(Jim Collins)在《十倍勝,決不單靠運氣》一書中,提及到「20 哩行軍」概念:追求一個宏大目標好比數千哩的長征,達成它唯一的方法就是每天有紀律地行軍 20 哩,絕非一日暴衝百哩,又花了整整一週休息。關鍵永遠是自我紀律,自己設定上限,決定每日要走多快、多遠,並且一以貫之堅持,才能達至成功。

先集中一個目標 達成後才繼續第二個

然而目標太多的話,即使有充足的行動力,也很難持之以恆。沒錯,人的一天只有24個小時,假設你有8小時的上學或工作時間,再扣掉8小時的睡眠時間,我們只有8個小時的時間去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,如吃飯、做家務、餘下的才能有空學習、運動、娛樂,更何況香港人經常超時工作,回家後有空餘時間娛樂已是萬幸了,在有限的時間、精力、金錢達成設下的目標無疑是異想天開。不過,這並非不可能。

《少,但是更好》一書中提到奉行精粹生活(Essentialism)的人能夠更容易迎向成功,一個人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,就須放棄玩樂、甚至是其他鎖碎的事,包括同事和朋友間的邀約,只專注於工作之上。同樣道理也應用在你所設的目標之中,你可不必放棄你的日常生活,然而面對多個目標,如果你甚麼都想做,到最後只會一樣也達成不了。因此,假如你的目標跟我一樣有很多,可以先篩選目標的困難程度,例如根據時間、精力、金錢消耗多寡的準則,排列出達成的先後次序,專注投入一個目標,把簡單的先完成後,才接著賣力地幹下一個,心無旁騖能加速你前行的步伐。正如有「美國文明之父」美譽的愛默生曾說:「專注、熱愛、 全心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物上,必有收穫。」

如果你正為自己想達成的目標而煩惱,不用猶疑,試著抱「總之先做做看」的心態,勇敢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吧。

 

延伸閱讀書籍:

  • 《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,卻做得太少?》
  • 《原子習慣: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》
  • 《少,但是更好》

關於專欄

卡夫耶

卡夫耶

談瑣事,談生活,無所不談。

發表留言